首页 | 政策法规 | 卫生害虫 | 畜牧养殖害虫 | 鼠害 | 宠物杀虫消毒 | 建筑害虫 | 园林害虫 | 贮藏害虫 | 农业害虫
媒介生物 | 消毒杀菌 | 农药知识 | PCO机构介绍 | PCO论文 | PCO图书 | PCO药物解救 | PCO黄页 | 昆虫杂志 | 昆虫图片
入侵生物 | 动物文学 | 传染病 | 寄生虫 | PMP管理 | 联系我们
白蚁与蚂蚁的区别详解
2025年消杀大会在武汉成功举…
小年快乐
【相约武汉】2025年消杀大会…
四川组织召开川南五市松材线虫病…
****四川省红火蚁发生县、乡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
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的五大支…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离开许可营…
云南省举办农药经营标准化管理服…
2025年全国消杀大会预通知
祝贺2024全国卫生杀虫及林草…
2019新年快乐
崔刚:《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
广东省近期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风…
2018第五届安徽(合肥)国际…
第十三届(2015)中国畜牧业…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nb…
第十一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典礼盛…
第30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
第四届中国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
第28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
第二十四届河南畜牧业交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
第十届(2012)中国畜牧业展…
 
钉螺的危害及管理
钉螺的危害及管理
【作者/来自】网站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10/14 【点击次数】1692

钉螺的危害及管理
黄四喜1  张兆仁2  姚群1  罗华堂1  胡世全2
(1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300222;2武汉市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430000)
  1.钉螺的危害
  1.1形态
  钉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腮亚纲、圆口螺科、圆口螺亚科、钉螺属。
    钉螺由螺壳、螺厣及软体3部分组成。螺壳为长圆锥形,
长度不超过10mm,宽度5mm。有纵肋的称肋壳钉螺,生存有
湖沼或水网地区,多呈黄褐色。螺壳表面光滑无肋的称光壳钉螺,在山丘地区多见,比肋壳钉螺稍小,大多呈棕褐色:钉螺属右旋螺类,螺旋数5~lO个。在口缘外唇的背面肋壳钉螺有唇脊,这是钉螺与其他螺类鉴别的特点之一。螺厣系封闭壳口的小盖,为卵圆形,附于螺足后面。系软体部分的前部为头、颈、足和外套膜,后部是内脏,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
    1.2钉螺和其他相似螺类的鉴别。
    在自然环境中孳生的某些种类螺蛳,其外形同钉螺较相
似,易与钉螺混淆。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常需将钉螺与其它相似螺加以鉴别。
    常见的易与钉螺混淆的相似螺类主要有:方格短沟蜷(又称海蛳)、真管螺(又称烟管螺)、细钻螺(俗称菜螺)、拟钉螺(俗称小黑螺)。
    1.3钉螺的危害
    在淡水里生活的螺类中,有很多种类都是人类或牲畜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有些寄生虫有一个阶段必须要生活在这些螺类的身体里,才能够再侵犯人体或牲畜,如果缺少了这个阶段,寄生虫就不能完成它的生活史。所以,这些螺类就成了传染某些疾病的媒介了。钉螺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的****中间宿主,而这种寄生虫又是引起危害十分严重的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原。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血管内,致病严重,流行甚广,成为人类重大疾病之一,我国目前尚有钉螺面积30多亿m2,其中易感环境的钉螺面积接近9亿m2。因此,控制和消灭钉螺是防治日本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钉螺调查
     2.1钉螺调查的目的
    钉螺调查是防制血吸虫病最基础、最基本的工作。其目的有四个方面,即:了解疫区范围: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及变化:制定灭螺方案;考核灭螺效果。
    2.2钉螺调查方法
    2.2.1系统抽样调查法
    又称作等距离设框法或机械抽样法,主要用于现有钉螺环境中易感环境的钉螺调查和可疑环境中发现钉螺后确定钉螺分布的调查。如需了解非易感环境的钉螺分布变化也可有系统抽样法,调查时每隔一定距离设框(点)查螺,框(点)的面积为0.1m2(1平方市尺),框(点)距通常根据面积大小和钉螺密度决定,通常框(点)距离设为20~50M,但****不超过50M。
    2.2.2环境抽样调查法
    根据植被、低洼地等环境特点,及钉螺栖息习性,寻找可疑环境设框调查。环境抽样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定性及确定钉螺的范围和感染情况。
     2.3钉螺调查要求和注意事项
     2.3.1认真做好年度查螺计划,层层落实查螺任务
    按照年度防治任务的要求,事先做好年度查螺计划,落实查螺任务。
     2.3.2培训查螺人员,建立稳定查螺队伍
    查螺是一项技术性工作,也是一项群众性工作。各地查螺工作紧靠专业人员难以完成查螺任务,所以要培训建立一支较稳定的查螺队伍。

2.3.3选择适宜查螺时期
  查螺季节性很强,一般来说,查螺季节以春季(3月下旬至
4月中旬)****。
     2.3.4注意个人防护
    查螺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查螺前应将暴露部位涂搽防护剂或带有防护作用的手套;检取钉螺要用镊子或竹筷,不能用手拾取:不要在疫水中洗手脚。
     2.3.5做好查螺资料的登记、整理和保管
    查螺以村为单位进行,查螺前要参照各地已有的基础资料和钉螺分布示意图,确定应查环境的范围,并把调查结果登入有螺环境登记卡,绘制年度钉螺分布示意图。
     3.灭螺方法
     3.1灭螺的原则
    消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
    消灭钉螺要全面规划,因时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钉螺的分布及感染程度,坚持按水系分片块,先上游,后下游,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到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消灭钉螺的方法要结合生产和农田、水利、水产、芦苇场基本建设,以改变环境为主,辅以药物杀灭。
    灭螺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技术规格,注意质量;灭螺后,进行效果考核。
    一般通过几次大规模的灭螺后,钉螺面积会大幅度压缩,密度显著下降。为了不使钉螺回升,必须克服麻痹轻敌思想,继续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细致的复查工作,才能巩固灭螺成果。当消灭钉螺之后,仍应组织力量定期查螺,做好监测工作,如有钉螺扩散要采取断然措施,及时消灭。
     3.2物理灭螺方法
     3.2.1垦种灭螺
    垦种灭螺是结合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发展生产,改变环境消灭钉螺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湖沼地区的湖滩、河滩和江滩。具体的方法有矮围垦种、不围垦种、堵湖汊垦种、高围垦种等。
     3.2.2结合水利、水产养殖水淹灭螺
    结合水利、水产养殖水淹灭螺,是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堵湖汊蓄水养殖、修建水库、开挖油池等。
    3.2.3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土埋灭螺。这种灭螺方法很多,主要有开新填旧、移沟土埋、挑土填埋、开沟平整、抽槽土埋、吸淤填埋、培田埂、水改旱灭螺等。
    3.3复杂地形的灭螺方法
    3.3.1山间谷地及洼地处理方法是:开沟引流,降低水位,清理环境,用药物喷洒或浸杀灭螺。如水量较多,积水面积较大,可筑圩、蓄水或建成水库,改变环境。
    3.3.2石芽地、山脚崩积石这些地方环境复杂,杂树、荆棘、野草丛生。处理方法是:砍除杂树、荆棘、野草,再剔净石头上或石缝内的青苔、浮泥,然后用药物喷洒或浸杀2~3次。
     3.3.3石砌环境包括石块垒成的田埂、田后壁、沟壁、石坝、石护坡、围墙、桥墩、码头等,石缝中长满青苔和杂草,适宜钉孳生。处理方法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折除或重砌成水泥嵌缝的石壁。对无法拆除或重砌的地方,剔除石缝内的杂草、青苔,用药物喷洒几遍,再用三合土或快于水泥嵌缝。
     3.3.4树丛、竹蔸在河沟边或山脚一带的杂树、竹子的根部常有钉螺孳生。处理方法是:吹伐老树、老竹子,并对留下来的竹、木也要砍除根部侧枝。在清理地面后,用药物喷洒或浸泡,再用沙土覆盖厚15cm。
    3.3.5山涧溪流和大型排洪沟山涧溪流和大型排洪沟由于雨季水流湍急,一般不适宜钉螺孳生。但是由于溪沟弯曲,水流不畅,沿途卵石密布,杂草或灌木丛生,在一些地段有数量不等的钉螺孳生,但分布极不规则,处理方法是:疏通或拓宽河道或栽弯取直,增加流速。清除杂草、灌木或石块;对清理过的环境,用药物喷洒或浸泡。
     3.3.6荒山坡、草坪在大山区常有大片的有螺荒山坡和草坪,其间多有杂树、乱石存在。处理方法是:****行铲草皮坑埋或堆埋,然后开挖排水沟,使地面经常保持干燥,并用灭螺药物多次喷洒,以灭净残存钉螺。
     3.3.7梯田钉螺主要孳生在梯田的后壁上。处理方法是:结合当地习惯,如劈田梗除草、除虫、沤肥等,将铲入田内的有螺草土与灭螺药一起进行沿边浸杀。对铲过草皮的田壁再用灭螺药物喷漆洒2~3次。
     3.4化学药物灭螺方法
     3.4.1灭螺范围和频次
由于资源的限制、生态保护的需要等药物灭螺不可能适宜于所有的有钉螺分布的环境,因此药物灭螺对不同环境使用的范围和频次有如下要求:
    湖沼地区的易感环境,每年灭螺l一2次。
    山丘地区和水网地区的各类有螺环境,每年灭螺2—3次。
    计划环境改造的有螺环境,在工程实施前,进行药物灭螺1—2次。

3.4.2灭螺时间
    药物灭螺要求各地根据气温的变化,选择3一11月适宜时间实施药物灭螺。
    3.4.3药物灭螺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做好年度灭螺计划,层层落实灭螺任务;
    培训灭螺人员,建立稳定灭螺队伍;
    注意选择正确的灭螺方法:
    严格灭螺操作规范,加强技术指导;
    准确掌握灭螺药剂量或浓度:
    重视灭螺时天气和气温;
    做好灭螺安全防范:
    灭螺后的效果考核。
    3.4.4施药方法
    常用的有浸杀法、喷洒法、铲草皮没边浸杀法、筑圩药浸法和综合灭螺法等。另外,还有持效长的缓释灭螺法,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浸杀法和喷洒法:
    浸杀法  适用于有少量积水或水位能控制的沟、渠、塘、田等。药浸时,要先筑坝堵住水流,短期内不使流通,然后计算其贮水量:
    水量(m3=长度(m)×宽度(m)×深度(m)
    根据药物的有效浓度和水量的多少,计算灭螺所需药量。施药时,先将药物加入少量水中充分拌匀,分散地泼入需灭螺地区的水中,并将四周露出水面的有螺草土铲入水中浸泡。铲草皮后要用扫帚清扫1次。
    喷洒法  此方法应用较普遍。但因喷洒地面可能有草、土、瓦砾等遮蔽钉螺,以致喷不到药的地方达不到灭螺的目的,因此应多次反复使用,方可提高钉螺死亡率。喷洒用的水量,一般为lkgm2。喷洒药物要细致,要按顺序进行,速度快慢要一致,草多草长的地方事先还要割草。
    3.5常用的杀螺药物
    3.5.1氯硝柳胺(Niclosamide,5,2、一二氯一4一硝基水杨酰苯胺)近年常用的是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粉剂,溶解性较好。该药无特殊味,对皮肤无刺激,对人、畜毒性低,不损害农作物,可直接加水稀释应用。此药杀螺效果好,持效长。对螺卵、尾蚴也有杀死作用。氯硝柳胺主要影响钉螺的能量代谢而导致钉螺死亡,也可引起螺的腺体和消化腺上皮组织损伤,但该药对鱼及水生物毒性大,低剂量时,对钉螺有激动作用而致钉螺逃逸出水体,且逃逸出水体的钉螺皆可存活。为了防止钉螺上爬,提高药效,可合并使用其他杀螺药。
    用药量
    浸杀法:药量为2g/m3,3天后钉螺死亡率可达98%~
100%。
    喷洒法:每平方米用药2g,7天后,钉螺死亡率在86%以上。
3.5.2溴乙酰胺(Bromoacetamide)呈白色粉未状。溴乙酰胺的合成是以溴乙酸乙酯和25%工业氨水在低温下作用而得。它具有杀螺作用强,易溶于水,使用方便等特点。对鱼类低毒,适用于养鱼水域及湖沼地区灭螺。但可引起皮炎,使用时注意劳动保护等问题。
用药量
浸杀法:药量为1mg/L   
喷洒法:药量为lg/m2
    3.5.3烟酰苯胺(Nicotinariline)烟酰本胺是以烟酸和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的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杀螺药,具有杀螺效果好,对鱼类、植物低毒,用药量少,使用方便,对人畜无害等特点。用药量在超过灭螺深度5000倍的情况下,无明显致畸胎和致突变作用。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使用时要避免药物与裸露皮肤接触,注意做好防护。
    用药量:
    浸杀法:用药量为0.4mg/L,如保持3天可取得较好的灭螺效果。
    喷洒法:有药量为Ig/m2,保持7天有较好灭螺效果。
    3.6植物灭螺方法
    许多有毒植物,如闹羊花(又称黄杜鹃、黄踯躅等)、茶子饼、苦葛、苦楝子、鱼藤、皂角、山红木叶、巴豆、密蒙花、龙舌兰、豚草、桉树叶、无花果叶和麻疯树籽等的浸出液都有一定的杀螺作用。但用量较大,植物来源有限,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坑埋或堆埋有螺草土时加入以上植物,以加速钉螺死亡。
    下面介绍一下麻疯树素灭螺:现场喷洒3g/m2灭后5天钉螺死亡率可达87.3%,喷洒6g/m2,3天后钉螺较正死亡率达99.3%。麻疯素对淡水鱼低毒,对皮肤无刺激性,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螺剂。
    3.7生物防治
    某些动物能捕食或咬碎钉螺。鲤鱼、中华毛蟹、螃蜞、一些龟类、蟾蜍、鸭、鸡、夜萤以及蚜虫、银蜻蜒、黄豆娘的幼虫等。此外,一些细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多烯类等对钉螺有一定毒性,但目前还末应用于实际。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害虫防治网 copyright2009  皖ICP备19018818号-2

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387号 

E-m ail: zghcfzw@163.com   QQ:2389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