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节。然而,随着气温回升,各类害虫也进入活跃期。蜱虫、恙虫、蚜虫和蚊子等虫子不仅可能破坏植物生态,更可能扰了你赏春的好兴致。本文从专业防治角度,解析这四类害虫的特性、危害及防护措施,助您安心拥抱春光。
一、潜伏草丛的"吸血刺客":蜱虫
2021年数据显示,我国蜱传疾病发病率较10年前上升约30%。
特征与危害:蜱虫体长1-10毫米,多栖息于草丛、灌木或动物皮毛中。其叮咬无痛感,但可能传播莱姆病、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致命疾病。
防护装备:穿浅色长袖衣裤,裤脚扎入袜子;
驱避剂选择:衣物喷洒含氯菊酯(Permethrin)的驱虫剂,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驱虫喷雾;
自行检查:腋下、腹股沟、耳后等皮肤褶皱处;
应急处理:不要生拉硬拽以防它的头部残留在体内,可以先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再用镊子轻轻夹住蜱虫头部,垂直皮肤方向把蜱虫拉出,随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如果蜱虫深入皮肤或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请尽快到正规医院处理。
二、隐匿的"无形杀手":恙虫
特征与危害:恙螨幼虫体型仅0.2~0.5毫米,常藏身潮湿土壤或枯枝落叶中。其叮咬可传播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典型症状为焦痂、高热、淋巴结肿大,重症死亡率可达10%~30%。
防护策略:避免直接坐卧草地,建议使用防潮垫;活动后及时淋浴,重点擦洗腰部、腹股沟等部位;发现焦痂样皮损或发热,就医并说明野外接触史。
三、喜欢黄的骚扰者:蚜虫/蓟马/粉虱
其中蚜虫、蓟马、粉虱是春天这个阶段趋黄最明显的昆虫,尤其是蚜虫和蓟马。
特征与危害:一些昆虫对色彩的趋性常被称为昆虫的趋色性。而因为黄色对光的反射率较高,在昆虫眼中会显得格外明亮。在阳光下行走,你如果穿着一件黄色的衣服,那无疑对小飞虫们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防护措施:不要直接用手去拍打,拍打往往会让它们支离破碎,弄脏衣服,还有过敏的风险;猛然抖动衣服将它们弹走,落在皮肤上的可以吹走它们;在春夏季节减少穿黄色衣服出门。
四、昼夜不休的"病毒载体":蚊子
特征与危害:春季以白纹伊蚊、库蚊为主,可传播登革热、乙型脑炎等疾病。雌蚊产卵需水源,一只雌蚊一生可产卵3-4次,每次200-300粒。
防控策略:户外活动尽量穿长袖长裤,同时喷洒驱蚊药剂或者佩戴含有驱蚊成分的手环;减少在植被密集的区域活动;害虫防治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
掌握科学知识,采取针对性措施,既能享受春日的生机盎然,亦可规避潜在风险。
愿这份指南为您的春日出行筑起安全屏障,让踏青之旅真正成为身心愉悦的享受。 |